“今年电动化基本进入高潮,插电技术变革高潮也要到了。电动化已形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基数群体,接下来几年增速会逐步放缓,但总量会大幅度上升。今后几年,插混还会上涨,会从40%涨到50%左右,纯电降到40%。线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25)专家媒体交流会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发表上述观点。他同时还担任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。
欧阳明高认为,新能源汽车革命演进分为三大板块,分别是动力电动化、整车智能化、能源低碳化,这也是新能源汽车革命的三大技术变革中的上场、中场、下场。每一个板块,他都通过回顾历史,提出了对这三大板块的未来发展预判。他回顾了这三大不同板块的历史,提出了对这三大板块的未来发展预判。
关于动力电动化,欧阳院士表示,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动力电动化阶段,也就是新能源汽车的1.0时代。而2.0时代是智能化电动汽车,3.0时代是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,线时代要基本完成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到2035年。
在这一过程中,插电型混动车型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关于性能好、价格低等多样化需求,特别是增程车型很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特色,今年还会保持增长。
2024年新能源汽车中,纯电占比已经降到60%、插混约30%、增程约10%。而欧阳明高估计,2025年插混车型在新能源汽车中占率将从30%上升到40%,增程在去年市占率10%的基础上不一定增加,但是总量会增加,至少会超过1500万台,纯电车型市占率则降低到50%左右。
欧阳明高表示,到2035年,新能源汽车国内外总销量有望接近3000万辆,保有量预计在2~3亿辆之间。
不过他认为目前汽车市场的周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正在经历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周期变局。
“内卷是什么?产能大于需求,新能源和燃油车形成零和博弈了,你多一台我就少一台,总量就在那儿。以前的自主品牌如奇瑞、吉利,虽然比现在的新势力更加单薄,但面对强大合资企业的进攻围剿总是能够死里逃生、峰回路转。因为它是一个增量市场,但现在已经是存量市场了,现在的新势力总体的寿命周期和成功概率比当时来讲相对会缩小。”
* 二是有利于国产芯片的推广,因为当前国产算力的主要目标就是适配DeepSeek,这样做才能够打破国外对算力的垄断封锁;
* 三是有利于推动国内各行各业的AI智能体的快速地发展,“可以先用大语言模型做基座,然后针对具体的专业领域建立数据库来训练它,形成垂直大模型,应用在不相同的领域。”
和百人会专家媒体沟通召开同一天,特斯拉FSD V13也在中国正式推送,新增交通信号识别、导航辅助、智能变道等功能。被讨论了的特斯拉FSD郑重进入中国,这也标志着特斯拉FSD将和中国车企进行近身肉搏,开启一场智能驾驶的竞争之战。
“之前我担心特斯拉FSD进来之后,会搞得天翻地覆。但是现在有了DeepSeek,这种风险降低了。在国内,中国企业有望保持领头羊。”
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,特斯拉FSD入华第二天,股价已经下跌8%,市值跌破万亿。
DeepSeek不仅带来了技术的影响,也对市场和产业产生了变化。欧阳明高表示,新造车势力大量涌入的阶段即将过去,后面很难再有新造车势力进入市场。智能化变革阶段竞争会更加白热化,要准备好进入兼并重组的转折阶段和产业模式变革的预备阶段。所谓产业模式变革就是从企业竞争到模式竞争。
* 传统新势力自主品牌造车模式——燃油车+电动车、国内市场+国外市场的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。
欧阳明高指出,这些模式竞争会持续一段时间,五年之内就会见分晓。“至于谁能胜出,就是不断学习,你的竞争力取决于你比别人你学得更快,有更大的适应性,物竞天择、适者生存。”
至于怎么学,他说,从模仿学习到试错学习,建立学习型组织,把组织变成智能体;同时训练认知模式、修炼价值理念,更加坚持长期主义。
新能源汽车革命促进新能源全方位革命,在全球低碳转型与新能源革命浪潮中,中国快速实现了从跟跑、并跑到领跑的转变。2024年中国新增风电光伏装机超过3亿千瓦,累计装机2024年达到14亿千瓦。
按此平稳发展,2030年风电光伏总装机超过30亿千瓦,风电光伏发电量将超过4万亿千瓦时,占2030年我国全社会总用电量1/3左右。非化石能源总发电量(包括水电、核电等)将超过发电量50%,甚至有可能到55%。
2030年将可能进入中国新能源革命的爆发期,伴随新能源汽车、锂离子电池、氢燃料电池、钙钛矿光伏电池的技术革命,今后十到三十年,将形成五个十万亿级的大产业。
这五大产业包括:新能源基础产业、智慧与零碳能源产业、绿色氢能产业、交通全面电动化、新能源汽车产业。
其中,新能源基础产业产值大概3.5万亿元,未来十年有三倍左右的增长空间。现在锂电池已超越10亿千瓦时一年,估计2030年到30亿千瓦时左右。
在这一板块,他尤其指出全固态电池的发展。他认为,我们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产业优势大,渐进性固液混合电池技术路线占主导。固液混合是我们的特点。“但国内对全固态电池的认识和国外不太一致,投入也不太够,跟日韩差距比较大。我们应该防范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。”
他表示,大约到2027年国内会实现全固态电池上车。关于固态电池上车时间是否易被国外车企赶超,欧阳明高表示中国电动车产业不会被轻易颠覆,况且单独比较固态电池上车时间没有意义。
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迎来快速的提升,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还是在智能化普及率上都取得了突破。2025年,无论是动力电动化,还是整车智能化、能源低碳化,都将迎来逐步发展,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创造更多记录,中国新能源车市竞争也会更加激烈。
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平平,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。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,股价合理。更多
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德时代盈利能力良好,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。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,股价合理。更多
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比较差,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。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,股价偏低。更多
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。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,证券之星对其观点、判断保持中立,不保证该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,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,请发送邮件至,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。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,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。